2.2.3 伴性遗传
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?男性、女性应如何表示? 你认为“人妖”是男性还是女性呢?
人的性别决定过程:
亲代 22对+XX
配 子 22+X
受精卵 22对+XY 子代
比例 1
22对+XY
22+Y 22+X
1 :1
22对+XX
:
1
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由性染色体来决定
XY型性别决定
ZW型性别决定
XY:雄性 XX:雌性
哺乳动物、很多种类的昆虫、 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
ZZ:雄性 ZW:雌性
鸟类和蛾蝶类
基因决定性状 等位基因决定相对性状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
决定性状的基因
在常染色体上
常染色体遗传
决定性状的基因
在性染色体上
伴X遗传
伴Y遗传
若控制患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,就叫常染色体 遗传病
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
患病:A 正常:a
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
患病:a 正常:A
特点: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无关联,患病个 体雌雄都有且比例相当。
Ⅰ
若Ⅰ区的X染色体上有
个A基因,则Y染色体
X AY
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。
Ⅱ
X
Ⅲ
Y
若Ⅱ区的X染色体上
有个A基因,则Y染色
X AY a
体上有对应的等位基
因。
若Ⅲ区的Y染色体上有
个A基因,则X染色体
X YA
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。
正常色觉:26; 红色盲:6; 绿色盲:2; 红绿色盲: Nothing。
红绿色盲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?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,还是Y染色体上?
遗传病的一对相对性状是什么? 为什么道尔顿的妈妈没病,自己和 弟弟有病?
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
结婚
男性正常 阿拉伯数字(1~16) 代 女性正常 罗马数字(I~IV) 个体
红绿色盲遗传家系图
I 1
II
34
2 56
III 7 8 9 10 11 12
Ⅳ 13 14 15 16
色盲:X b
红绿色盲
正常:X B
女性
男性
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
表现型 正常
正常 色盲 色盲 正常
(携带者)
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有:六种
1)女盲×男盲 → XbXb × XbY 2)女盲×男正 → XbXb × XBY 3)女携×男盲 → XBXb × XbY 4)女携×男正 → XBXb × XBY 5)女正×男盲 → XBXB × XbY 6)女正×男正 → XBXB × XBY
亲代 女性色盲
XbXb
男性正常
XBY
配子 Xb XB Y
子代 XBXb
女性携带者
1
:
XbY
男性色盲
1
女性携带者
男性正常
男
亲代
XBXb
XBY
孩 的
色
盲
配子 XB Xb
XB Y
基 因
只
能
来
子代 XBXB XBXb XBY XbY
自 于
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
母
1 :1: 1: 1
亲
亲代
女性携带者
XBXb
男性色盲
XbY
配子 XB Xb Xb Y
子代 XBXb XbXb XBY XbY
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
1 : 1 :1 :1
女
儿
色 盲 父 亲 一 定
)
(
女 患 父 必 患
色
盲
女性正常 亲代 XBXB
男性色盲 XbY
配子 XB
Xb
Y
子代 XBXb
女性携带者
1
:
XBY
男性正常
1
① XBXB × XBY → 无色盲 ② XBXb × XBY → 男:50%,女:0 ③ XbXb × XBY → 男:100%,女:0 ④ XBXB × XbY → 无色盲 ⑤ XBXb × XbY → 男:50%,女:50% ⑥ XbXb × XbY → 都色盲
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
红绿色盲 色盲:X b 正常:X B
女性
男性
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
表现型 正常
正常 色盲 色盲 正常
(携带者)
特点:
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。
父亲 → 女儿 → 外孙
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患病。母亲 → 儿子 → 孙女
③常为交叉遗传。
红绿色盲传递途径:父亲—女儿—外孙 亲代: XBXB × XbY父亲
配子: XB
Y Xb
子代:
女儿
XBY
XBXb × XBY
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
1:1
配子: XB Xb
XB Y
子代: XBXB XBY XBXb XbY 外孙子
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
1: 1 : 1 : 1
红绿色盲传递途径:母亲—儿子—孙女
I
XBXB ④
XbY
II
②
XBY
XBXb
③
XBY
XbXb
III
⑤
XBXB XBXb XBY XbY
XBXb XbY
IV
XBXb XbXb XBY XbY
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:
(1)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; (2)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; (3)母患子必患,女患父必患; (4)男性正常,其母亲、女儿一定表现正常。 (5)男性患病,其母亲、女儿至少为携带者;
1、某色盲男孩的父母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中,除祖 父是色盲外,其它的均正常,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于
A、祖父 B、祖母 C、外祖父 D、外祖母 D
2、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,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,他
们所生的子女中,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(
)B
A、25% B、50% C、75% D、100%
3.一对正常的夫妇,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,则这对夫妇
所生的孩子患有色盲病的几率为:___1_/4____。
4.一对正常的夫妇,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,则
这对夫妇所生孩子患病的几率为:__7_/_1_6__。
6.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,该 病为隐性伴性遗传,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 来自 ( ) B
A.1号 B.2号 C.3号 D.4号
抗维生素D佝偻病:患者由于对磷、钙吸收不良而导 致骨发育障碍。常常表现为X型(或0型)腿、骨骼 发育畸形(如鸡胸)、生长缓慢等症状。
性别
女
男
DD
Dd
dd
D
d
基因型
XDXD
XDXd
XdXd
XDY
XdY
表现型 患者
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
特点 : ①女患多于男患 ②代代相传,具有连续现象 ③父患女必患,子患母必患 ④女性正常,其父亲、儿子全部正常
外耳道多毛症
特点: 父患子必患,传男不传女。
类型
遗传特征
常染色体 ①亲代中两个都有病,孩子有无病的(有中 显性遗传 生无);②男女患病率相同;③常代代相传
常染色体 ①正常双亲生出有病孩子(无中生有);②男 隐性遗传 女患病率相同;③常隔代遗传
伴X显性遗 传
①有中生无;②子病母必病,父病女必病 (子母父女);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;④常代 代相传
伴X隐性遗 传
①无中生有;②母病子必病,女病父必病 (母子女父);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;④交叉、 隔代遗传
伴Y遗传
患者都是男性,有父传子,子传孙的传递规 律
无中生有为隐性,隐性遗传看女病, 父子正常非伴性。
有中生无为显性,显性遗传看男病, 其母或女正常非伴性。
父子相传为伴Y。
细胞质遗传:细胞质中基因(如线粒体基因和 叶绿体基因)决定的性状的遗传方式。质基因 不在染色体上,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。
特点:只能由母亲(雌性)传递给后代。 母亲患病,所有的子女都患病 母亲正常,子女都正常。
常染色体遗传 隐性
显性
细胞核遗传 伴性遗传
伴X染色体
隐性 显性
伴Y染色体
细 基细胞因胞核在质遗 染传 色遗体:传细上胞,核核中基基因的因遗决传定遵的循性遗状传的规遗律传。。核
D
芦花鸡羽毛(B),非芦花(b)
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,对其子代在早期 时,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?
非
芦
芦
花
花
鸡
鸡
亲代 非芦花雄鸡
ZbZb ×
芦花雌鸡
ZBW
配子 Zb
ZB W
子代 ZBZb
芦花雄鸡
ZbW
非芦花雌鸡
1
:
1
根据羽毛特征把雌雄性区分开,多养母鸡,多下蛋。
1.对某地区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调查如下图,请据图
分析回答(用Aa表示这对等位基因):
分析:
1、确定显、隐性
Ⅰ
1
2
2、确定常、性染色体
Ⅱ3
4
5
67
Ⅲ 10
11
12 13 14
8
9
15
A、X染色体显性遗传 C、X染色体隐性遗传
B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
2.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,请推测其最可能的
遗传方式是:
分析:
Ⅰ
1、确定显、隐性
2、确定常、性染色体
Ⅱ
Ⅲ
A、X染色体显性遗传 C、X染色体隐性遗传
B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
3.下图是人类一种稀有遗传病的家系图谱,请推测这种病最 可能的遗传方式是
Ⅰ
Ⅱ
Ⅲ
Ⅳ Ⅴ A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、X染色体显性遗传
B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、X染色体隐性遗传
4.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。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
是同源的(甲图中I片段),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:另一部
分是非同源的(甲图中的Ⅱ—1,Ⅱ—2片段),该部分基
因(1)不人互类为的等血位友。病请基回因答位:于甲图中的Ⅱ-2; 片段。
(2)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,
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
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Ⅰ 片段。II-2
II-1
I
I
xy 甲图
(3)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,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 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Ⅱ-1片段。
(4)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(a)位于甲图所示X 和Y染色体的I片段,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 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?请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Ⅰ
1
2
II-2
II-1 Ⅱ
34
56
7
I
I
Ⅲ
xy 甲图
8 9 10 11
乙图
(4)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
基因A(a)位于甲图所示X和 II-2
II-1
Y染色体的I片段,那么这
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
I
I
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?
请试举一例__________。
xy 甲图
不一定。例如母本为XaXa,父本为XaYA ,
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,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;
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,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。
7、
XX
同源区段 非同源区段
Y
伴Y
B
b 伴X
色盲基因: X色b觉正常基因:XB